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 萧瑟秋风今又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故而,朱由榔认为,隆武帝相较于弘光,其实更加值得肯定与尊重,应上庙号绍宗,“疏远继位曰绍”,也算恰如其分。

    同时让人重新修缮增建位于河南孟津县的朱由菘陵墓,不过朱聿键遇害以后下落不明,至今连尸首都没找到,却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最后还是决定,在南京神烈山孝陵侧起一个衣冠冢,若日后寻到其遇害之处,或可迁入其中。

    花几日议完这些个名义上的问题后,许多真正的任务才开始。

    随着时间即将入秋,重建北方各省府县政权,组织秋收,安置流民,解散义军,都是一项项繁杂的任务。

    刚刚在北京安顿下来的中枢,立即高速运转起来,一条条公文,就近从这里发往北方诸省。

    一批官员被临时调用、升迁

    当然,考虑到南北平衡问题,中枢认为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也当在北方各省临时提拔任用一批本地士子,参与政权重建。

    朱由榔当然表示认可,仿照当年两广旧例,凡过去在天启、崇祯等朝具有秀才以上功名的,或是地方上,对抗清有贡献的,各地督抚组织考核,优秀的一批直接选入北京,由朱由榔亲自考核后(事实上是宰相们考核),赐予功名任用。

    这当然是临时制度,以后还是要走科举正途,但眼下北方各省一片混乱荒芜,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乎,各地督抚的任务愈加沉重。

    当然,此时被调到北方诸省主持工作的,也都是朝中干将。

    如当初洋务院出身的李新任山东巡抚,原来作为朱由榔最早的从龙功臣,隆武时担任永州知府,后来在光烈朝担任吏部侍郎的晏日曙,调任了北直巡抚。

    礼部尚书朱天麟,挂右都御史衔,调任河南兼河道总督,算是对遭难最重的河南,以及河道工作的重视。

    但当各地选调的新进士子,抵达顺天府时,朱由榔本人却已经不在京师城中了。

    其人却是往东,去了山海关,盖因刚刚传来的消息,盛京,终于被明军拿下了。

    至此,曾经困扰大明数十年的辽东问题,不复存在。

    事实上,朱由榔之所以跑出来,一方面是闲不住,另一方面,也的确有些事情,要他这个天子来做。

    此行主要是为了安顿东北地区的布置,另外也是向东北地区盘踞的满蒙部落示威,同时解决处置建州残留问题。

    故而并非是单枪匹马,而是带着光复后军、左军六个师,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山海关出去。

    这时候的山海关,就在后世秦皇岛市内。

    朱由榔看着这座临山靠海,曾经中原十数年板荡的滥觞和起源所在,感慨万千。

    时值八月末,九月初,天气转凉,风高云淡。

    朱由榔于关内题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身侧文武均慨叹万千,盛赞天子文采,尤其是这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眼下中兴社稷,再定中原的场景下,简直再适合不过了。

    但朱由榔本人却是主动推脱道

    “并非是我所作,乃是当初未登基前,闲散时,偶然碰见的一位湖广先生所作,乃是位学堂教员......”

    诸臣自然是不信,只当是天子玩笑谦虚之词

    可只有朱由榔本人,看着自己书写的这首再熟悉不过的浪淘沙,却是心中感叹

    换了人间,自己到底有那般战天斗地,无畏粉身碎骨的勇气,去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呢?

第100章 萧瑟秋风今又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