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支教十年,你告诉我这是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什么人架子这么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李二这么说,李承乾说话的语气明显一滞。

    他之所以说刚才那些,那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父皇更加容易接受。

    既然自己的父皇都这么说了,那李承乾也就不再??拢?苯泳颓腥胫魈狻

    “父皇,关于变革,儿臣和李泰还有李治两位弟弟商量过

    我们都认为,我大唐要做的,乃是千古无人的壮举。

    以前所有王朝的变革,都不能和我大唐相比。

    无论是儒家、道家、法家还是其他学说,都无法支撑我大唐的变革。

    我大唐要做的,就是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纳百家之长。

    而后为我大唐所用。”

    此时的李承乾,和平日里判若两人。

    说话的时候十分有底气。

    眼睛都在放光。

    看的李二都一阵意外。

    以前的李承乾,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

    说话的时候,眼神都不自觉的飘向其他地方。

    根本就不敢和他对视。

    至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更是不可能。

    以前李二以为,那是因为李承乾还没有长大成人。

    但是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李承乾跟着楚先生读书,前后不过几个月时间,变化就能如此之大。

    你能说这是张大没张大的问题?

    根本就不是。

    而是以前的老师不行。

    看看现在的承乾,说话的时候,已经非常有气场了。

    虽然不过几个月,但是从李承乾的身上,李二已经看到了一些楚浩的影子在里面。

    这样的变化,让李二很是欣慰。

    这才是他大唐太子应该有的样子。

    李承乾的话,听的李二连连点头。

    承乾说的没错,这次他们大唐要做的,可是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大事。

    如果成功了,即使是尧舜禹,那都要靠边站。

    他李二,将会真正成为千古一帝。

    以前王朝变革的那些依据,现在已经不能用了。

    大唐的变革,必须要用一种全新的学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朕的大唐,就是要集众家之所长,开创万古未有之大盛世!

    只要想想这个,李二的内心,就止不住的一阵激动。

    那天夜里,李承乾和李治说了很多。

    李二听的非常认真。

    他第一次真正把李承乾和李治,当成了大人来看待。

    三个人一直从深夜探讨到天亮。

    太极宫中,烛火摇曳。

    大唐帝国接下来的事情,都在这里被提上了日程

    当然,李二他们父子几人谈到的,也都是大方向的问题。

    具体的细节,还需要长时间的构想。

    这一夜谈的,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大纲。

    等到天亮的时候,李二让李承乾和李治,把他们三人的谈话,整理成了一份文字。

    让他们带着去玉山。

    楚浩的意见,对李二来说是异常重要的。

    也只有楚浩,才能让李二真正放心。

    一夜未睡的李二,并没有时间再睡上一会儿。

    现在天已经大亮,孔家家主孔德伦很快就会进宫面圣。

    对于孔氏,李二还是十分尊重的。

    毕竟孔氏不仅仅是孔氏,而是天下读书人的根基。

    无论李二喜不喜欢孔氏,都必须对孔氏要表示足够的尊重才行。

    所以李二干脆就没有在太极宫,而是站在了太极宫的门口。

    这种礼遇,已经是异常高了。

第172章什么人架子这么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