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坑(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七十三章好大一坑三

    什么叫国家?这个学过初中政治课的就知道这世界上本来是没有国家的,因为有了人,所以才产生了国家可以说,国家是人类的衍生物从这个推论来讲,只要是国家,那就也必然遵循一个简单的循环,即诞生展——强大——衰亡——湮灭这个过程或长或短,有些还会跳跃式发展,即诞生后直接湮灭,中间几步就算省了

    既然国家是人类的衍生物,那国家究竟代表谁的意志?这个问题就深奥了,理论上的东西咱就不掰扯了,因为有些理论永远都只是理论,根本不会被实现至少人类发展至今的历史上就没实现过所以,国家永远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皇帝是什么概念?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封建社会,可以简单点儿认为,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这么讲不算错?那影响皇帝的又有哪些人呢?贵族?官僚?呵呵,简单点儿,用上层人士来说应该也不错

    普通老百姓最容易受谁的鼓动?呵呵,还是上层人士对不对?既然如此,高句丽如今的局还不好解么?

    我这儿才给思路理顺想好,还没开口呢,李治气呼呼的进来了

    “为善,为何不在前厅议事?”长孙皇后皱皱眉头问道

    “回禀母后,前厅那些官员如今正齐声赞颂,说是要大庆呢”李治给长孙皇后行个礼,然后气呼呼的说道:“我这才开口说军报,他们就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齐声称赞,居然没一个人能发现问题,我这一肚子话又不能直接讲,应付了一阵,着实烦闷,所以才交给梁公和褚遂良去应付,我还是来这儿听听主意只要这儿主意拿定,我这心里才有底”

    长孙皇后轻叹了一声,点点头:“也好,那你就一起听听,卫公、乐休皆是国之栋梁,眼光长远不说,兼算无遗策,此番这局,还得他俩拿了主意才是乐休,你刚才想说什么,赶紧说来听听”

    呼就说,反正早晚李治也会知道的

    我笑了笑说道:“杨万春之谋,说白了也简单高句丽十月之后天寒地冻,不宜行军他此时开城投降,就是算定我军入城之后,既受天气影响,又要理顺高句丽上下,短时间内必然无法撤离伏兵于民,自献首级,无非是行哀兵挑拨之策其目的无非是想在高句丽百姓中埋一颗仇恨我唐军的种子我唐军入驻平壤,又无法在短期内撤离,等杨万春埋下的这颗种子发了芽,自然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境说不定还会有高句丽Si士抱着荆轲刺秦的心态来对我朝陛下不利万一这计策成了,那杨万春必将永垂高句丽青史,他岂不是混个虽Si犹荣?”

    李靖和长孙皇后点点头,李治恨恨说了句:“狗贼好歹毒的心肠”

    没理他们,自顾自说道:“其实要解高句丽的局不难,我这儿有上中下三策可用”

    “乐休快讲”李治毕竟年轻着急的问道

    “这下策最简单,直接送信给陛下,将缘由分析清楚,让陛下肃清高句丽城,然后整合大军,先据守平壤,等开春后,押着高句丽一众王公贵族,撤离高句丽,有十几万大军保驾,又有高句丽一众王公贵族在手,不怕撤不回来只是这样的话,怕是短期内无法在高句丽站稳脚跟的”我撇撇嘴说道

    长孙皇后摇摇头:“花了这么大力气,却做了场无用功,不妥,不妥”

    “中策是y挺咱们这儿派援军送粮送兵,只要陛下先撤回来咱们就以高宝藏的名义对高句丽实行高压管制,一人做乱,灭其九族,一村举兵,灭其一镇凡有举告报信者重赏让高句丽人自己杀高句丽人,咱们督军看着,谅高宝藏也不敢不做这样算算,十年之后,高句丽自然就服帖了”我摇摇头道

    李靖眯着眼算算,然后道:“这条计策倒也可行,但这样一来,没有二十万大军坐镇,怕是镇不住场子的而且这十年之中,怕是兵部和国库的大部分JiNg力就得全放在高句丽了”

    长孙皇后和李治想了想,有些犹豫

    “乐休的上策是什么?”长孙皇后看看我问道

    “嘿嘿”我笑了笑道:“刚才说过了,犒赏三军”

    “再卖关子,当心军棍伺候”李靖捋着胡须瞪我一眼

    缩缩脖子,这帮老货,一天到晚怎么就忘不了这茬儿呢?

    “不知太子府上可有高句丽地图?”我看看李治问道

    “呵呵,当然”李治笑笑道:“乐休稍候”

    说完李治交代了一声,不一会儿,一张大地图就挂在了我们面前

    “其实这计策说白了很简单动之以利”我掰掰指头,走到地图跟前道:“咱们大唐、罗、百济三家出兵帮高宝藏光复了江山社稷,高宝藏于情于礼都得意思意思钱粮暂时没有没关系,写个欠条,立个条约总行咱们也不贪心,先退兵到这里”我指头一划,给东三省连带着大小兴安岭全部划拉进了圈子:“这块地算是高宝藏放了咱们手里的抵押先押个百八十年的,等高句丽给欠咱们的债还清了,再来跟咱们讨论这地的事儿”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坑(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